当今社会,感恩意识普遍淡漠,影响着下一代成长的人格取向,影响着他们是否对公物爱惜,对师长尊重,对别人的关怀感恩。感恩这一传统美德的土壤正在被吞噬殆尽,感恩教育已经迫在眉睫。
一、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极少教孩子感恩。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多娇生惯养,从小生活在蜜罐之中,在家庭中唯我独尊,我是“小皇帝”,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究其原因就是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把他惯坏了。谈到父母的爱,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共识,一切为了孩子,只要孩子学习好,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这一意识直接导致了父母缺少对孩子感恩意识的培养,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久而久之,家庭环境促成了孩子们理所当然地接受。
二是学校教育在社会、家长只重智育不重德育的大气候影响下,虽然标榜德育为首,但较少考虑学生实际品德基础和需要,往往处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
三是随着社会的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只关注金钱和利益,信奉“个性”和“自由”,使感恩这一传统美德的土壤正在被吞噬殆尽。
二、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感恩教育源远流长。结合从事近十年的教育,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实施感恩教育。
1.认知感恩。
中华民族自古就强调饮水思源,所谓“百善孝为先”、“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明证。中国历史长河中更是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恩故事,古有韩信不忘漂母一饭之恩、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近现代有朱德为母亲洗脚、徐本禹支教感动中国等诸多事例。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名人名言、经典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感恩知识,其主要途径有开展感恩精神代代传读书活动,让学生从读感恩故事、讲感恩故事的活动中了解“恩”;利用课堂主渠道,深入解读教材中的感恩思想,如语文学科中《游子吟》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恩”;实地参观名胜古迹,让学生在踏访遗迹过程中领悟“恩”。以此点拨学生知恩,引导学生去捕捉日常生活中受到的恩惠。
2.体验感恩。
“感恩教育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自己在道德发展过程的亲身体验,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切身体验来主动养成良好的德行。”其主要途径有营造感恩氛围,如建设二十四孝文化长廊、感恩主题黑板报、民族家乡图片展等,让学生耳濡目染、日久生“情”;创设感恩情境,如学生演一演感恩故事、唱一唱感恩歌曲、讲一讲感恩承诺等,让他们身临其境,产生共鸣;开展主题活动,如夸夸我的家乡、夸夸我的第二故乡、夸夸身边的人和事,通过实地参观、书画创作、征文演讲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学生深刻地认识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规范,更是一种精神境界、一种高尚情操!
3.践行感恩。
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感,让学生感恩成为他们一生的自觉行为和永恒的个性品质。依据学生的实际,积极引导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施报恩行动,实践感恩承诺。马克思曾说过:“恩情是连结人与人之间的一个良好的纽带,更是连结大到国与国、地区与地区,小到家庭与家庭、人与人,进而支撑起一个社会。”试想一个国家、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自私自利,甚至忘恩负义,那如何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建设也就缺少了重要的支撑而成为一纸空文。
三、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作为家长要率先垂范,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一方面,通过社会上的事例和身边的事物,培养孩子爱家、爱父母,进而爱家乡、爱国家。另一方面让他看到并感受到父母对周围人的关心和爱护。如一起上街时,每当遇到别人有困难时,就主动给予帮助,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爱别人、爱周围的世界,从而获得了一个健全的人格,并体会到爱别人和被别人爱是同样重要的。
2.要引导学生从文明礼仪做起。
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引导,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观,树立校园中文明的典型,使文明之风传遍校园,让感恩意识深入人心,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诸如对师长的一个鞠躬、对同学的一句问好、对陌生来客的一次微笑、在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均能真切地反映出一位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感恩意识。
3.要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
爱护环境和公物,讲卫生多助人,勤于为辛劳的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和铭记热心资助者的恩情,师长要通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从这些日常小事中体验一切的来之不易,从而自发地萌生感恩之情,促进良好品性的养成。
四、取得的效果:
一年来的感恩教育,学生在家能帮助妈妈、爸爸干力所能及的活,遇到生日、节日,为妈妈、爸爸冲一杯茶、献一朵花,当爸爸、妈妈干活回来的时候,问一声您辛苦了,在学校里,关心小学生,尊敬师长,学习积极牲有了明显提高。在社会上,乐于帮助别人,体会到了别人对自己的关心需要感恩来回报。
随机阅读
- [教育理论]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协作能
- [教育理论] 浅谈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 [教育理论] 重塑课堂,实现高效
- [教育理论] 巧用课件,构建生动高效课
- [教育理论] 用爱心、细心关注农村留守
- [教育理论] 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课
- [教育理论]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 [教育理论]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
- [教育理论] 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学习能
- [教育理论] 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
热榜阅读
本周TOP10
- [教育理论] 浅谈教师在教学中的魅力
- [教育理论] 打开农村小学生心灵天窗的
- [教育理论] 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育理论] 如何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
- [教育理论] 让幽默伴随课堂
- [教育理论] 农村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 [教育理论] 追问,一种有效理答行为
- [教育理论] 谈新时期职业技术学校的人
- [教育理论]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提
- [教育理论] 试论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创新
- [教育理论] 让生活的灵光在课堂中绽放
- [教育理论] 适当运用赏识教育,激发学
- [教育理论] 家校结合 共育生态教育
- [教育理论] 注意习惯培养 提高综合素
- [教育理论] 运用“五大策略” 成就高
- [教育理论] 教师要做“牧者”不要做“